全国首个 虹桥商务区获绿色生态城区三星级运行标识

日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向虹桥商务区管委会颁发全国首个“国家绿色生态城区三星级运行标识”。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是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为促进城市绿色发展,提升人居环境,保护生态,实现低碳,规范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而专门制订的国家标准体系。评价结果按满足各控制项的要求评分,总分以50分、65分、80分为界,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9月26日,经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等9名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对照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联合评审,最终评分为85.53分,达到实施运管阶段“国家绿色生态城区三星级运行标识”的要求。

区域集中供能系统:发展低碳经济的最重要载体

“低碳虹桥”是虹桥商务区在成立之初就确定的一项开发建设理念,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全部楼宇按照绿色建筑设计,截至目前,58.1%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识,41.9%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识。

区域集中供能系统是虹桥商务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最重要载体。作为目前上海最大的“三联供”区域集中供能实践区,该项目是全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冷热电三联供项目,能源站自身建筑也被评为绿色三星(设计)标识基础设施项目。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区域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项目是在电、热联产的基础上,将部分热能回收后用于制冷,从而大大减少了电力消耗,比常规项目碳排放量至少减少20%。

一期工程包括两座能源中心,核心区内企业办公、商业所需的能源都将从这里经过四通八达的管道送达,首期便满足1.4平方公里建筑的空调冷热负荷和生活热水负荷。截至2018年9月30日,已完成核心区区域42个街坊中27个供能接入,接入用能面积达350万平方米,占到区域总用能面积63%,现有供能系统减碳量达到23793吨标准煤。

屋顶绿化:建筑的“第五立面”

屋面绿化是虹桥商务区生态绿化建设的一大特色和推进城市宜人化的重要抓手。

“实施屋顶绿化后,既大大节约了有限的土地资源,为员工提供了休憩娱乐场所,更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增加了飞机起升降落时的观感效果,形成了虹桥商务区的第五立面,也为商务区的雨水调蓄、节能减碳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据初步统计,截至2018年9月底,核心区屋顶绿化达18.74万平方米,占整个核心区层面面积的50%左右。”管委会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说道。

为了鼓励企业自主开展实施屋面绿化工作,商务区也有相应政策扶持。其一是核心区一期屋面绿化面积按50%折算地块绿化率,而根据《上海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关于推进低碳实践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实施屋面绿化且未折算增加公共绿地面积的项目(核心区一期除外)给予低碳实践区建设专项发展资金支持。

全国首个 虹桥商务区获绿色生态城区三星级运行标识

图为虹桥绿谷的立体绿化景观。

据悉,今年商务区还着力推进屋面绿化向核心区南北片区拓展。今后,核心区屋面绿化试点的成功经验还将扩大推广至整个商务区86平方公里。

立体慢行交通系统:便捷与舒适同行

核心区规划采用路网高密度、街坊小尺度、建筑低高度的布局,创造亲切宜人的环境品质,鼓励步行,减少机动车出行。

在此基础上,核心区还规划建设慢行系统,成为商务区的一个特色项目。以“可达性、舒适性、换乘便利性”为原则,结合滨河步行通道和轨道交通车站步行通道等在交通功能核心、轨道交通车站、公共活动中心、主要绿地广场之间建立有机联系,以地面步行道系统贯穿于整个核心区一期为基础,由二层步廊和地下通道构成的立体分层步行网络连接起核心区各个地块、街坊,形成立体、复合、多元化的公共活动空间系统。核心区一期的13个街区,商圈、办公楼和交通枢纽通过地下通道和地上连廊联通。

空中连廊工程是虹桥商务区核心区步行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虹桥写字楼综合交通枢纽西侧、申滨南路以东、苏虹路以南、舟虹路以北,主要连接虹桥枢纽西交通广场二层平台及核心区诸多地块,包括6座天桥,总长约378米。在北片区,从恒基旭辉中心、富力环球中心、新长宁虹桥嘉汇中心,一直到正荣中心,连成了近800米的空中步廊;为配合进博会的举办和打造复合交通,二层步廊东延伸段项目总长504米,建成后把商务区内的国家会展中心与商务区核心区一期连成一片。

除了头顶的空中步廊,占地140万平方米的核心区一期,各街区的商业大厦和办公楼将由地下通道连成一片,共计21条人行通道将串联起商务区各个地块的地下二层空间,地下通道整体工程计划于10月全线贯通。

在地下通道和空中步廊全部贯通后,从虹桥天街、虹桥天地等楼宇就可以经由空中步廊、地下通道西至国家会展中心,东至虹桥枢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虹桥商务区东西向两大功能项目的大联通,提升整个通行系统的便利性和可达性。

共享单车的精管理:“向非机动车乱停说不”

非机动车的精细化管理也是商务区的特色之一。为迎进博会的召开,今年,商务区内开展了“向非机动车乱停说不”行动。虹桥商务区相关处室会同新虹街道在商务核心区路段设置“禁停示范区”,并在扬虹路和建虹路高架两侧,建设了规范的非机动车停车点,配上可停2000余辆非机动车的停车棚,还联合企业,在商务区内开放十处左右的商务楼宇地下停车库,规划停放2000辆非机动车。

对于共享单车的投放,管委会也正在牵头与相关企业深化进一步的投放工作。目前,已计划在核心区限停区域根据道路条件设置部分共享单车停车位,与五家共享单车投放公司召开了多次协调会,要求各公司拿出管理方案,比如:设置电子围栏,派驻人员管理,5分钟响应等举措。进博会结束后,这些举措将先在核心区域外围进行试点,如果共享单车公司根据方案一旦管理不达标,就禁止其在核心区域投放共享单车。

生态水系、四大绿地、“口袋公园”:串起商务区“绿色生态走廊”

按照生态文明的建设标准,“十三五”期间,虹桥商务区规划建设由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态绿地构成的绿化系统,以外环绿带、近郊绿环及生态间隔带的生态绿地布局,形成高品质、多层次、功能复合的绿色生态走廊。

虹桥商务区已经建成的华翔、迎宾、天麓和云霞四大绿地总面积达到58公顷,明年,在商务区的西北角还将有一座占地面积约32.4万平方米的“城市湿地公园”——新家弄村水系和绿化景观工程开工。它将建立一道生态安全屏障,有效缓解区域内的铁路、汽车、飞机等交通形式以及工业用地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围绕进博会的举办,商务区在道路沿线、路口和窗口地带见缝插针,建设几十个小型的“口袋公园”,不仅完善了道路周边绿化,还与商务区内的街具、艺术小品、门户地标雕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全国首个 虹桥商务区获绿色生态城区三星级运行标识

图为国家会展中心二层连廊,它所跨越的小涞港如今经过整治,水质和周边景观也大大提升。

虹桥商务区还充分利用吴淞江等自然水系和河道打造具备健身、景观功能的公共空间和生态走廊,增强新建绿地与水系、植被的联系,在河道沿线合理布局公共绿地,形成河流、湿地、绿地多元复合的生态系统。虹桥商务区将打造小涞港教堂景观段、南虹港观机长廊、张正浦亲水公园等水景,吴淞江北岸岸线全部贯通后,由东向西规划生态门户、文化创意产业和体育休闲三块区域。吴淞江南岸滨江休闲生态走廊规划全长约10.8公里,包括贯穿廊道的10公里长的健身步道和自行车道。